2025年3月29日,由中共海淀区委学院路街道工作委员会、学院路街道办事处主办的“2025学院路科技创新节系列活动”之高校打卡漫游日在北京语言大学圆满举行。作为活动核心承办单位之一,北京语言大学精心组织开放学校校史馆与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国家交流礼品展,顺利完成参观接待任务,展现了北语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特色,受到主办方及参与群众的高度评价。
(一)立足文化传承,彰显高校担当
学院路科技创新节是中关村论坛的配套活动,旨在推动校际资源共享、促进科技创新与文化交流。北京语言大学校史馆积极响应海淀区“打造文化新名片”的号召,深度参与活动策划,开放校史馆及“一带一路”国家交流礼品展两大校园文化地标,通过珍贵的历史档案、国际交流礼品及互动展陈,生动体现了北语“德行言语,敦睦天下”的校训,以及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中外人文交流的丰硕成果。活动吸引了高校师生、社区居民等百余名参与者,以沉浸式文化体验搭建起公众感知北语魅力的重要平台。
(二)精细组织保障,志愿团队展风采
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校史馆配合学校办公室、校团委等相关部门,提前招募并培训10余名学生志愿者,制定分时段讲解导览方案。活动当日,以卢仁俊(23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姜可笛(22级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熊佳琪(22级汉语言专业本科生)、林津臣(22级新闻学专业本科生)、彭佳玥(22级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等为主力的志愿者小分队分为两组,按“打卡路线”全程引导参观,提供专业讲解服务。志愿者以饱满的热情和细致的讲解赢得参观者的一致称赞。



(三)发挥辐射功能,助力校地合作
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北京语言大学校史馆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生动实践。通过向公众开放校园文化展览空间,不仅强化了高校与属地街道的协同合作,更以文化为纽带,提升了北语的社会影响力。北语校史馆的精心筹备、高效联动与热情接待,为科技创新节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彰显了高校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