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现代化 奋斗兰台人”——北京语言大学档案馆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三)

作者:    时间:2024-06-09    点击数:

学习弘扬科学家精神  感受档案见证历史发展


在第十七个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北京语言大学档案馆工作人员于64下午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参观研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承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2021年9月,科学家精神成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今年5月30日,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开馆。该馆以“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研究成果为依托,致力于展示中国科学家形象、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档案馆工作人员主要参观了《归来——20世纪50年代留美归国科学家》《许身国威壮河山——纪念邓稼先百年诞辰生平事迹展》《选择——钱学森的初心与信仰》三个专题展览,深受教育和启发。

近代中国,大批学子胸怀“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理想,远航留学,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寻求民族振兴之路。新中国成立前后,强烈的使命感和家国情怀促使大批爱国学者回国效力。他们放弃在美国优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冲破重重阻碍,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归来》讲述了17位爱国科学家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威尔逊总统号”归来报效祖国的感人故事,其中就包括“两弹”元勋邓稼先与“导弹之父”钱学森。


1941年,邓稼先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1945年毕业后,他先后在昆明文正中学、培文中学和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1948年至1950年,邓稼先在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获得博士学位。1950年8月,他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毅然投身创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为完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工作,邓稼先和同事们长年生活工作在戈壁荒滩,隐姓埋名,出生入死,其奋斗故事和精神品质可歌可泣。大家通过可观、可读、可感的档案和实物,追忆邓稼先的崇高品质和杰出贡献,感受他鞠躬尽萃、为国奉献的一生。

1985年11月1日,邓稼先在病房中亲笔填写的党员登记表


1955年,钱学森携同妻儿冲破美国的藩篱,回到祖国后,作了两个重要的人生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与担任中国导弹航天事业的技术主帅。1959年钱学森正式成为中共党员,在政治与科研之间,他始终以国家大任为标杆。火箭、导弹事业创建与发展的初期,是钱学森肩负任务最艰巨繁重、最具挑战性的时期。兼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与导弹航天器研制机构技术主帅的他,不仅面临国家一穷二白的处境、种种技术难题与工程任务的巨大压力,而且面临着政治运动的影响。他在万难中率领中国第一代航天人闯关夺隘,为早期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各种荣誉向钱学森招手的时候,他却十分淡定。回国后,不知多少人劝他搬到新房子里住,他始终未搬。他说:“我住在这老房子里不愿搬家,是因为它常常使我想起当年的科研工作……”“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大家通过一份份史料,一张张照片,追寻钱学森的“人生选择”,探寻他的初心与信仰何以形成、实践与实现。


1993年3月24日钱学森致钱学敏的信件,生动体现了钱学森早期的报国初心




1996年记录钱学森交纳党费的工资单


大家在学习科学家精神的同时,从博物馆利用珍贵档案讲述科学家故事的展陈设计、科学家捐赠档案的征集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也得到了许多深刻启示。博物馆展出的190余位科学家的400余件(套)珍贵实物,包括书信、手稿、工作笔记、日记以及科学家使用过的仪器设备等,都是来源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据报道,采集工程于2010年夏天启动,历时15年,凝结了4000余名采集人员的辛勤劳动。截至目前,已完成674位科学家的学术成长资料的采集工作,共获得实物原件资料14.7万件、数字化资料34.5万件、视频资料47万分钟、音频资料56万分钟。采集工程不仅为博物馆积累了丰富的馆藏,而且为推动国家科技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这项抢救国家科技记忆的采集工程,让科学家形象更加立体化、科学家故事更加生动化、科学家精神更加具象化,这也充分体现了档案作为人类记忆的重要意义和独特价值。

档案是沉默的见证者,记录着时代的变迁,承载着文化的传承。作为一名高校档案工作者,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守初心,牢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使命,忠诚履职尽责,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坚守和奉献保护并挖掘这些珍贵的人类记忆。


(部分图片与资料来自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站)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北京语言大学新综合楼B座一层123房间 邮政编码:100083

联系电话:(0086)010-82303036   邮箱:zhda@blcu.edu.cn

Copyright@ 北京语言大学档案馆校史馆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