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档案馆第十八个“6·9”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一)法铸兰台 普法校园行

作者:    时间:2025-05-27    点击数:

“请听档案说”一一北京语言大学档案馆第十八个6·9”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一)


法铸兰台  普法校园行

——档案馆深化学法用法实践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修订颁布5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颁布1周年,国家档案局联合中国档案报社,于近日启动全国档案法律知识答题活动。该活动是国家档案局深化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举措活动内容紧扣《档案法》及《实施条例》核心条款,涵盖档案管理职责、档案开放利用、信息化建设、安全保护及法律责任等关键领域。活动通过普法宣传与互动学习相结合的形式,旨在加档案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档案法治意识,推动全社会进一步树牢档案法治观念,助力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以学促行,领航普法

5月19日,我校档案馆组织全体专职档案员开展档案法实施条例专题学习活动通过“学、析、测”三步走夯实普法基础。

深学法规。原原本本系统研读《档案法》与《实施条例》,结合高校档案管理实务解析相关条目的法律边界与责任义务

以案明责剖析近年高校档案泄密、篡改等典型案例,把握风险防控要点,强化依法治档意识

以测验效全员参与卷答题实现学用贯通、法治入心。专职档案员作为普法骨干,先学懂学透档案法规为后续辐射师生群体依法管档案、用档案奠定基础

(二)”上普法案例释法

立足高校普法主阵地,档案馆创新开展普法系列活动,多维提升师生档案法治素养。

1.依托线上平台5月20日起,档案馆在全校启动开展二维码扫描有奖答题活动吸引了全校兼职档案员及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

2.以案说法,以法析案。从档案违法案例中遴选部分典型性案例,内容涉及丢失、损毁、隐匿、擅自销毁、涂改、伪造、倒卖、拒绝移交、盗窃、擅自公布、擅自提供、拒绝提供等违法行为,对案例进行剖析,配以案情介绍、处理结果和所依据的法律条文,切实提高广大档案员和师生对各类型档案违法行为的识别能力。同时,也对今后可能发生的档案违法行为起到提前防范、警示教育的作用。大家纷纷表示,将抽象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实践案例,既加深了对档案工作规范性的理解,也增强了主动维护档案安全的使命感。

随着《档案法》及《实施条例》的实施全民参与的不断深入,法治精神正通过档案载体融入社会生活。此次全国档案法律知识答题活动作为一次深入的普法实践将有效引导参与者从知法懂法”“用法”推进,促进法治思维转化为行动自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北京语言大学新综合楼B座一层123房间 邮政编码:100083

联系电话:(0086)010-82303036   邮箱:zhda@blcu.edu.cn

Copyright@ 北京语言大学档案馆校史馆

微信二维码